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第34集 分集剧情介绍

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第34集 分集剧情介绍

尽管设立经济特区面临着很多人反对,但习仲勋向他们解释了社会主义束缚发展的困境,以及邓小平提出中央没有资金的现实。习仲勋动之以情、动之以理,最终说服了广东其他领导人设立经济特区。由于政策的开放性,一直在外漂泊的罗启明决定回到中国,老夏特意前往深圳接他。罗启明很多年没有回国了,他兴奋地跪在地上,心中呼喊着:“祖国,我回来了!” 罗启明怀着投资办厂的心愿,但老夏告诉他先不要急,因为中央即将在广东建立经济特区,将会有更多优惠政策。中国已经迫切需要改革,罗启明对此满怀期待,他决定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更多的港商。于是,罗启明开始进行投资考察,他带着外甥女怡如来到大陆寻找合适的土地。怡如漫步在海边,耳畔回荡着几年前田源吹奏的口琴曲子,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逃往香港时田源和金锁帮助自己的经历。和田源一样,她永远忘不了他。 尽管罗启明充满热情,但他没想到自己的投资办厂之路将充满艰辛。公社干部坚决不同意他们投资办厂,罗老一再强调这是上面的政策,是邓小平主席请自己回来的。公社干部态度也很强硬,罗老便生气地离开了。他跟老夏讲了自己的事情,老夏表达了歉意,但是也表达了中央的决心。老夏告诉罗老,过不了多久,他就会得到好消息了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掀起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浪潮,但是还有一部分案子没有得到解决。胡耀邦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邓小平,听了他的报告,邓小平决定支持胡耀邦继续平反冤假错案。老夏继续为特区的事情奔波,但是中央财政给特区的拨款实在是杯水车薪,无法满足需要。 老夏提出在这种情况下,就只有一个办法,把土地租出去给外商港商们,让他们投资办厂。邓小平知道了他们的困难,觉得夏默的建议可行,便决定支持他。 田源和路大州的煎饼厂终于开张,他们满怀希望。但是事情发展却不顺利,因为是个体私营企业,他们根本无法取得国营农贸公司的合作供货,资金短缺。不仅如此,他们也得不到优质原料,连生产都成了问题。在公有企业的排挤下,他们生意冷清。田源和大州有点灰心了,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上一集分集剧情(第33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