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诺 第13集 分集剧情介绍
萧成睿亲自带领着英勇的大盛军攻打宁东,他们势如破竹,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。萧成睿心怀胜利的信心,决定乘胜追击,一举拿下宁都。然而,萧成耀和萧成泰却贪婪地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战利品,拒绝继续军事行动,只想班师回朝。这让萧成睿非常苦恼,他不知道该如何说服他们继续战斗。 这时,萧成煦出现并表示自己有一个办法让他们继续战斗。于是,在午夜十分的时候,萧成耀的军营突然起火了,从大梁军手中缴获的战利品全部被烧毁,被说成是俘获的梁兵纵火所致。幸好没有人员伤亡,但是所有的战利品都被烧得一干二净。萧成煦借机鼓舞士兵的士气,他告诉士兵们,现在大梁军放火烧营,他们必须攻打大梁,夺回宁城,并且俘虏薛继,以此来恢复自己们的荣耀,这是朝廷光明正大的行动。大盛军士气大增,并且决定与大梁军一决高下,萧成耀简直气疯了。萧成睿连连夸赞萧成煦的计谋高明,因为这个计谋成功地鼓舞了士兵们的斗志。 大盛军将宁都城团团围住,但是薛继侥幸率兵从南门逃脱。萧成耀没有事先探查情况就带领军队追击,却中了敌人的埋伏,被困在重围之中,生死未卜。薛继肯定萧成睿会派出精锐部队来解救被困部队,这样他们在中途发动埋伏,就能消灭大盛军的大部分主力。萧成睿为此非常犯愁,因为他知道不救援被围的将士是不可行的,但又不能不顾安危,因此他决定亲自带领援兵,解救被围困的大盛军。萧成轩有些不解,他不明白为什么萧成耀一直想将萧成煦置于死地,却又要救他。于是,萧成煦解释说,他救的并不仅仅是萧成耀,而是为了拯救万千将士。最终,萧成煦巧妙地破解了薛继的计划,成功地救出了萧成耀。萧承睿对萧承煦的战斗能力十分赞赏,他认为他勇敢善战,智勇双全。但萧承耀并不服气,对自己的行为毫不悔改。在大梁国中,薛继被视为重要的才干重臣,在大盛国眼中,他无疑是萧成睿成就霸业的障碍。萧承睿收到了情报,最初要求萧承煦声东击西,一边在宁东假装攻打,一边派遣精兵直奔京城。但没想到薛继居然放弃宁东,前往京城支援,并且还能够指挥各地的忠诚军队,使得大盛的攻势受到阻碍,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。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撤退,并且想出一个办法除掉薛继。茗玉得知萧承睿心中的烦恼,便提到历史记载中关于国君与重臣之间相互猜忌的情节。萧成睿受到启发,立刻想出了一个妙计。这时候,大梁国内流传着一种说法:这次京城差点遭受兵祸,全是薛继与大盛国勾结,纵敌入内,意图迫使明德签订屈辱的和平协议。这个消息传到宫内后,明德帝非常愤怒,他命令人找一些不知名的人混入大盛,搜集情报。两个探子混进了大盛军营,声称是普通百姓,被萧承煦故意留下来,并让他们故意听到了对话,声称薛继答应了和谈,并约定了投降的细节。这两个探子赶紧回去汇报情况。果然,明德以薛继通敌谋反的罪名,下令将薛继斩杀。薛继是一位忠诚的重臣,他心系国家的事业,最终却冤枉死了。薛继被陷害,萧承睿非常高兴,称赞茗玉和萧承煦在此事中都有功劳,只是可惜像薛继这样的人才不能为自己所用。茗玉得知薛继被腰斩的消息后,感到太残忍,同时也对自己无意间导致薛继的死感到耿耿于怀。茗玉和蓁儿对男人们追求权利而不择手段感到遗憾。如果她们早些时候听到的是真实的,沐王妃是被萧承耀三兄弟害死的,那么迟早会有一天他们兄弟之间会对峙。她担心萧承煦可能无法抵挡住萧承睿的手段。茗玉希望能够替两兄弟保密,但世上哪有完全不泄露的事情,萧承睿的野心和萧承煦的怨气终将在决战中得到释放。蓁儿努力安慰茗玉,不要胡思乱想,免得增添烦恼。 萧承睿决定开设科举考试,主张农奴和俘虏都可以参加考试,因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是臣民。茗玉也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国家富裕和保障民众的安居乐业。当大梁的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,其他国家的百姓会羡慕,他们会得到更多支持,不用担心失去天下的民心。萧承睿对茗玉有如此胸怀感到非常惊喜,但是萧承耀和萧承泰强烈反对他的想法。萧承睿气他们不懂得珍惜自己,决定培养年轻的王爷成为杰出人才。李先生推举萧承煦,称赞他勇敢聪明,是可造之才。而萧成煦即将从战场归来,苏玉盈请姨母惠妃帮助她撮合他们之间的关系,惠妃答应在有机会的时候支持她。为了迎接萧承煦,苏玉盈布置了许多华丽的场面,马厩里摆满了鲜花和绿植,还将萧承煦的战马送给下人。然而,萧承煦并不喜欢这一切,他派人把自己的马重新带回来。苏玉盈撒娇让他带自己出去骑马。玩累了以后,苏玉盈倚在萧承煦身上,问他如果他没有遇见茗玉,是否会喜欢她自己。萧承煦明确表示他只把苏玉盈当作非常好的妹妹,但苏玉盈相信时间久了会生情,所以她并不因为萧成煦的话而感到气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