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宋传奇之赵匡胤 第23集 分集剧情介绍
韩珪行刺失败后决心改行为道人,并在一处山寺修行。一天,他离开山寺路过镇州时,目睹了一场惊人的事件。一群军士闯入当铺,肆意劫掠,引起了周围百姓的愤怒。当铺老板急忙向知州府衙的沈义伦报告此事。 沈义伦是一位被钦点的知州,但他仅负责民事,还是镇州节度使王彦超的下属。因此,沈义伦亲自前往王彦超府衙,向他述说了情况。然而,王彦超却拒绝承认这是他部下所为,嬉皮笑脸地声称是有匪徒假冒军士。 不容沈义伦多加解释,王彦超便下令将沈义伦赶出府衙。但就在这时,宫廷里韩珪仆人刘温叟拿出一枝带着布条的羽箭,这箭正是当初韩珪射在皇宫登龙鼓上留下的。赵匡胤一看便知是韩珪所留,他赶紧派刘温叟带着尚方宝剑前往镇州严肃调查此事。 为了不引人注意,刘温叟扮成道人的装束与沈义伦一起来到镇州展开调查。经过一番调查,他们发现真相后,刘温叟让当铺老板前往王彦超府衙申冤。王彦超在府衙大堂上称其诬告,并准备对当铺老板进行责罚。然而,就在此时,刘温叟和沈义伦手持尚方宝剑走上了大堂。王彦超急忙跪地迎接。赵匡胤询问审判的情况,王彦超试图狡辩,但刘温叟已将目击者的亲笔口供取出。面对无法抵赖的证据,王彦超试图为自己的部下求情。然而,刘温叟不为所动,拔出宝剑,将多年来城里不法之人的军士全部处决。 镇州的事情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,民众纷纷称颂皇上的明智决策。刘温叟回朝后向赵匡胤报告此事,赵匡胤龙颜大悦,并发布诏令要求各地的节度使引以为戒。赵普在逆流而行的情况下,大胆上书请求收回各地节度使的权力,改由吏部直接派人接管地方衙门。赵光义心知此举极为重要,然而却未料到赵普会冒险反对他的意见。赵匡胤却倚仗赵普相助,并批准了他的奏折,立即开始实施这一改革。赵光义感到非常恼怒,此事让他对赵普更加不满。贾琰认为解决赵普已是当务之急。他建议赵光义上书提出农业发展战略,以增加国家实力,并通过多次进献国策,巩固自己在赵匡胤心中的地位,然后再对付赵普。赵匡胤收到了赵光义的奏折,赞赏其提出的发展农桑战略确实切中要害。赵匡胤决定在禁苑内建立观稼殿,亲自开垦荒地并养蚕种桑,以此做为全国范围内的示范。恰逢大旱,赵匡胤深感百姓的苦难,决定削减宫廷开支。月虹按照他的指示,裁汰前朝入宫的宫女,允许愿意回家的女子带着钱财自行返回。只有薛凤娇不愿意离开,月虹也不再勉强她,并让她继续在后宫侍奉。没过多久,雨水终于降临,赵匡胤内心欣喜之余,也对赵光义的治国策略给予了赞赏。夜晚,赵光义在府中看书,注意到坐在一侧的符蓉突然咯咯地笑了起来。他询问后才得知,原来符蓉想到了实现目标的一种方法。目前阻挠杜太后遗诏的人只有赵普和月虹。杜太后的丈夫决定除掉赵普,为了达到兄终弟及的目的,他还打算利用宫女薛凤娇,让月虹失宠。为了帮助他实现这个计划,他请王继恩协助。王继恩已经得到了符蓉的指示,接近了薛凤娇。他知道薛凤娇有意于皇帝,所以指点她一些策略,让她不要太过主动,以防皇帝对她生厌并丧失圣人的信任。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,薛凤娇听从王继恩的安排。与此同时,月虹经常感觉自己衰老,不想耽误国家大事,渐渐疏远了赵匡胤。因为赵光义的举荐,贾琰被皇帝任命为开封府推官,晋升了官位。贾琰感谢皇帝的恩宠,并推荐了同门师兄姚恕。姚恕曾在工部任职,负责维修工作,因为言辞冲突上级而辞职回家。他意识到京城是国家的中心,各地来往频繁,各国使臣也常常到来。开封目前已经破败不堪,无法展示国家的威严和震慑力量。赵光义让姚恕与贾琰一起商讨重建开封的计划。几天后,赵匡胤听闻了重建开封的事情。赵光义详细地奏报了情况,赵匡胤答应了。正在这时,卢多逊进殿报告说武平节度使周行逢去世了,传位给幼子周保权。当赵匡胤见到继位的幼子时,下意识地看了赵光义一眼。赵光义表示现在正是收复武平的好时机,并推荐卢多逊借吊丧之机前往武平刺探当地的军政情报。赵匡胤除了对武平感兴趣外,还对一直未归附的南平产生了兴趣。以上是文章的一小段情节描述,我没有改动原文的思想,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述了一遍。